茶联撷趣
我国是茶树的发源地,中国“茶文化”源远流长,特别是在古代,饮茶评联,是人们日常消遣的生活方式,具有很浓厚的民族特色,留下了不少脍灸人口的茶联诗词趣事。
宋代大文豪苏东坡那首《次韵曹辅寄壑源试焙新茶》诗句云:
仙山灵草显行云,洗遍香肌粉未匀,明月来投玉川子,春风吹破武林春,要知玉雪心肠好,不是膏油首面新,戏作小诗君勿笑,从来佳茗似佳人!
我国名作家周而复游南岳衡山南天门时,见附近有一茶馆,他作一联,联曰:
到南天门,竭竭脚,喝杯茶去,
登祝融顶,看看山,携朵云来!
此联雅俗相映,令人读后回味无穷。
浙江杭州九溪十八涧有一茶亭,亭柱上有樊山先生撰写的一副楹联:
小住为佳,且吃赵州茶去!
日归可缓,试图歌陌上花来!
浙江吴兴八里店有一茶亭,亭柱上有一副楹联:
四大皆空,坐片刻无分尔我!
两头是路,吃一盏各散东西!
此联既要写目前景观,又含佛道祥理,可谓妙手佳作,让人拍案叫绝。
浙江杭州西湖龙井处的“秀翠堂”茶室前挂有一副对联;
泉从石出情宜冽,
茶自峰生味更真。
该联把龙井的特有茶、泉、情、味跃然纸上。
另有西湖的天竺山顶的“竹仙庵”庵门口有一联,联曰:
品泉茶三口白水,
竹仙庵两个山人!
相传是庵中有两个和尚,常在此饮茶,用庵旁的“漓仙”泉水来泡煮香茶,兴中写下此联。此联是根据汉字的特点,拆字组合而成,上联“品”字拆成“三口”,下联“泉”字拆为“白水”,下联“竹”字拆为“二个”,“仙’字拆为“山人”,读了令人妙趣横生,回味无穷。
仁化丹霞风景区有一茶亭,亭柱镌刻着一联:联曰:
茶香诗里味,
亭小画中情。
此联雅淡中带有强烈的诗情画意。
无独有偶,在南海西樵山风景区也有一间茶亭,门前的对联是:
泉边有石是吾友,
客里逢人说此山。
在此联中,虽然没有明说茶,却暗谐“泉、石、山”和“友、客、人”,虚与实,点化出泉与茶的有机联系,实在耐人寻味。
广州珠江岸边,景色迷人,有一茶馆,门前撰一长联,联曰:
新相识,旧相识,春宵有约宜刚直,试问今夕何夕?一样月色灯色,该寻觅,
这边好,那边好,风景如斯乐未休,况是前头后头,几处茶楼酒楼,尽勾留!
此联虽长,但是读来朗朗上口,如诗如画,道出了茶香酒香醉人迷人的景象。
广东惠州有一茶亭,联曰:
两脚不离大路,吃紧关头,须要认清岔道,
一亭俯看群山,站高地步,自然赶上前人!
此联也并未明说茶,但是深入浅出,从眼前,脚下路引发“一览众山小”的人生思考,催人振奋,激励来谦。
珠海南山山径的茶馆还有一副对联,联曰:
山好好,水好好,入亭一笑无烦恼,
来匆匆,去匆匆,饮茶两杯各西东!
此联言简意赅,陶冶情怀,给人以淡泊名利,追寻超凡脱俗的意境。
广州有一有名的茶楼叫“陶陶居”,曾以“陶陶”两字为题,征求茶楼联楹,一时应者颇多,其中有撰了这样一副对联:
陶潜善饮,易牙善烹,饮烹有度,
陶侃惜分,夏禹惜寸,分寸无遗!
这副楹联,把“陶陶”二字嵌得自然、贴切。让路人见了拍手称绝。
成都还有一茶馆,门口挂联曰:
为名忙,为利忙,忙里偷闲,且喝一杯茶去,
劳心苦,劳力苦,苦中作乐,再倒一杯酒来!
此联读后,人生的酸甜苦辣,真是有一番滋味在心头。
西安市莲塘湖路有一座莲塘公园,1944年至1947年,这里设有一个“奇园茶社”,门口有副对联;
奇乎?不奇!不奇也奇!园耶?是园!是园非园!
这是一首巧妙别致的对联,它把“奇园”二字四次嵌入,提得突出,喊得响亮,更为奇特的是有问有答,答得巧妙,含义深远,传说游人至此品茶吟联,细心玩味,反复吟诵,不解其意,直到解放后,才知道它的奥秘,原来这“奇园茶社”是我党在这里设立的一个秘密交通站,茶社开业时,地下党同志为了表示心愿,便以明中有暗,暗中有明的寓意手法,撰写了这副对联,联语独具匠心,不愧为一佳作!
当代楹联名家,全国联坛十老之一的刘振威先生,作有《闲吟楹帖选》,书中题惠群粥店联云:
惠我而来,惟求今后有期,粥茶两便,
群英此去,定卜前途如锦,名利双收!
联语中对主客双方的愿望以通俗的语言充分地表现出来,识字的人都能理解,不愧为一副雅俗共赏佳联。
我国清末出名的禁烟政治家、民族英雄林则徐的父亲林宾日是一个穷秀才,但是他为人正直,对子女要求极严格,他曾撰联勉励子女
联曰:粗衣淡饭好些茶,这个福老夫享了!
齐家治国平天下,此等事儿曹任之。
我国是个文明古国,一饮一食,都具有极浓厚的文化特色,饮茶吟诗撰联,让人妙趣横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