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
五上 十一 三迦叶皈依佛陀(一)佛陀从波罗奈国要到摩竭陀国去,路经一座苦行林,太阳快要下山了,他去访问一位拜火教的首领。 这位拜火教的首领,名叫优楼频罗迦叶,他很客气地招...
-
<三八>自性弥陀自力。众生自己修行的力量。 自在。进退无碍的意思。指人的心完全脱离了烦恼的束缚而通达无碍。 自性。诸法各有其不生不灭的自性,故一切现象的本体或一切...
-
四大名山一、普陀山 观音道场 普陀山位于浙江省定海县,相传这里是观音菩萨显灵说法的地方。由于佛典记载,观音苫萨住在南印度的普陀洛迦山,所以便称此地为普陀山了。普陀是...
-
烦恼即菩提日常中,由于业障深厚,我们大多数人都会感到自己福德浅薄,烦恼习气非常重。我个人以为,这实在太正常不过了。不过,无论怎样,我们都不应该怨天尤人。我们应常作如是观...
-
黄眉怪设小雷音寺引诱唐僧上当,其背后的目的是什么?大家好,本文由【小雪君说故事】独家原创,作品未经作者本人允许,禁止抄袭,侵权必究。吴承恩的小说《西游记》,主要讲述的,...
-
三上 九 佛教旗每逢佛教的大日子,都升起佛教旗;特别是每年的卫塞节,佛教旗到处飘扬! 佛教旗有五种颜色,它在空中飘扬,多么美丽,多么壮观,这表示佛教的庄严和伟大。 为什...
-
<四五>发菩提心发通。开发神通。 发愿。立下誓愿。 发露。表白自己所犯的过失。 发心。发愿求取无上菩提的心。 发菩提心。发求取正觉成佛的心。 菩提。华译为觉...
-
古代高僧事略到印度取经的玄奘大师 幼年出家 玄奘法师生于隋文帝仁寿二年〈西元六零二年〉﹐卒于唐高宗麟德元年〈西元六六四年〉。俗姓陈﹐名袆﹐洛州缑氏人。自幼家贫﹐但聪...
-
什么是“佛法”?佛学中所谓的“法”,并不是人们所理解的什么法规法令的那个意思中的“法”,在佛学的义理中,“法”是泛指一切的事和理,及其产生、消亡的...
-
黄药师:“七分邪三分正”金庸笔下富争议的人物金庸先生的武侠世界宏伟而庞大,里面有许多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,而黄药师,无疑是金庸先生笔下最富争议的人物之一。用“正中带有七分...
-
三上 十二 太子救了一群羊悉达多太子要去找两位高明的宗教师,在路上看见一个人,赶着一群羊走。太子问他: “你大清早赶着这群羊,要去那里做什么?” 赶羊的人答道:&l...
-
<廿二>八大金刚又名八大明王。大妙金刚经说八大菩萨现身作八大明王。 他们是:金刚手菩萨、妙吉祥菩萨、虚空藏菩萨、慈氏菩萨、观自在菩萨、地藏菩萨、除盖障菩萨、普贤菩萨...
-
受持五戒五戒的内容 一、不杀生戒:即是不害众生的生命。众生都害怕死亡,信佛的人既要有救度众生的慈悲心,又怎能残杀加害他们呢? 亲自杀生,固然不可,即使是间接的,也不...
-
第三十六课 读经录要(一) 大般若波罗密多经 (1)一、诸菩萨摩诃萨,应以无住方便,安住般若波罗蜜多,所住能住,不可得故。应以无舍方便,圆满檀波罗蜜,施者、受者、及所施,不可得故...
-
什么是“咒语”?另外,佛咒中常有“阿”、“唵”、“吽”音,也是宇宙天籁最原初、最根本的真实声响,常念咒语,可以帮助我们震开气脉,与宇宙万物万有相应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