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经念诵网
心经念诵网
放生杀生现报录 破戒果报故事 因果故事 五福的意义 种善因得善果
主页/ 释门法戒录/ 文章正文

三世因果 丝毫不差 (唐 鉴空)

导读:三世因果 丝毫不差 (唐 鉴空)唐朝洛阳香山寺释鉴空,俗姓齐,吴郡(今属江苏省)人。中年时在江浙一带来往,境遇很穷困。元和初年(公元806年),遇着杭州灾荒,准备去天竺寺讨饭吃,走到孤山寺西面,又饿又乏,无法再走,坐在水边流着眼泪,口中哼着凄凉的诗句。忽然有一个印度和尚也坐在水边,望着他发笑说:“法师秀才!旅游的滋味够吗?”他说:“旅游滋味是很够。为什么叫我法师...

  三世因果 丝毫不差 (唐 鉴空)

  唐朝洛阳香山寺释鉴空,俗姓齐,吴郡(今属江苏省)人。中年时在江浙一带来往,境遇很穷困。元和初年(公元806年),遇着杭州灾荒,准备去天竺寺讨饭吃,走到孤山寺西面,又饿又乏,无法再走,坐在水边流着眼泪,口中哼着凄凉的诗句。忽然有一个印度和尚也坐在水边,望着他发笑说:“法师秀才!旅游的滋味够吗?”他说:“旅游滋味是很够。为什么叫我法师呢 ?”

  和尚说:“怎么你忘记在洛阳同德寺讲《法华经》吗?”他说:“我活了四十五岁,只在江浙一带活动,怎么说到洛阳去了?”那和尚说:“你大概是饥饿所迫,没功夫去回忆了。”便从袋里取出一颗拳头大的枣子给他说:“这是我国出产的,吃了可以获得大智慧,能知过去未来的事。”他正饥饿,立刻将枣子吃了,又捧些水喝,忽然连打呵欠,靠在石头上便睡着了。过一阵醒来,回忆起在同德寺讲经的事,好像才隔一夜。不觉叹息流泪问:“震和尚在哪里?”印度和尚说:“他修持不够专精,今生又作四川僧人。”问:“神上人在哪里呢?”答:“他过去的愿未满,堕落在军队中。”问:“悟法师在哪里呢?”答:“你忘记他在香山石像面前,开玩笑发的大愿:如果不能证无上菩提,愿当—个威严的武将吗?昨天已经当上大将军了。当时一道云游的五个人,只有我一个人获得解脱,只有你变为受饥饿的人。”

  鉴空哭着说:“我四十多年来,每天只吃一顿饭,穿一件破衣,世俗的事,连根断绝。怎么福报这样薄,弄到受饿受冷的地步呢?”印度和尚说:“因为你在法座上,说了许多邪见,使听法的人产生疑惑,自己又犯戒破斋。譬如一件东西,它的形状不端直,影子就必然弯曲。受果报是理所当然的事。”。他问:“应当怎么办呢?”印度和尚说:“今生的事已成定局。来生的因缘,你现在应该警醒和努力。”便从袋中取出一面镜子,对他说:“要想知道贵贱的缘分,寿命的短长,佛法的兴衰,你可以看一看。”他照了许久,感激地说:“果报的真实,盛衰的道理,我都明白了。”

  起身同走几步,忽然印度和尚不见了。他当晚去灵隐寺出家,受具足戒,专诵《法华经》,戒行很精严。后来赴洛阳,会见河东人柳珵,谈到这件事,并说:“我将活到七十七岁,在世还有九年时间;我死以后,佛法可能要衰败了!”柳珵再问,他提笔写道:兴一沙,衰恒沙;兔而置,犬而拿,牛虎相交与角牙,宝檀终不灭其华。后来的事实都和这谶语符合,就是指唐武宗(公元841—846年)毁灭佛法的事。

\

  (出《法华经持验记》)
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