心经念诵网
心经念诵网
入门须知 佛学常识 在家修行 佛与人生 佛化家庭
主页/ 佛教因果定律/ 文章正文

陈士强教授:《谛闲遗述语录》纂要

导读:陈士强教授:《谛闲遗述语录》纂要陈士强《谛闲遗述语录》﹐又名《谛公遗述语录》﹑《谛闲大师语录》﹐一册。近代谛闲着﹐弟子宝静辑。通行本有﹕上海佛学书局1995年排印本等。 谛闲﹙1858—1932﹚...
陈士强教授:《谛闲遗述语录》纂要

陈士强

《谛闲遗述语录》﹐又名《谛公遗述语录》﹑《谛闲大师语录》﹐一册。近代谛闲着﹐弟子宝静辑。通行本有﹕上海佛学书局1995年排印本等。

谛闲﹙1858—1932﹚﹐名古虚﹐号卓三﹐以字﹙谛闲﹚行﹐浙江黄岩人。俗姓朱。二十二岁﹐出家于临海白云山。越二年﹐受具足戒于天台山国清寺。先后从平湖福臻寺敏曦﹑上海龙华寺晓柔﹑大海﹐研习《法华》﹑《楞严》诸经﹐尤与敏曦法师最为相得。二十八岁﹐在杭州六通寺开讲《法华经》。讲毕﹐掩关于天台国清寺﹐潜心精研诸大乘经。翌年﹐承龙华寺方丈迹端﹙法名定融﹚授记付法﹐为传持天台教观第四十三世。历任浙江慈溪师子庵﹑永嘉头陀寺﹑绍兴戒珠寺﹑上海龙华寺﹑宁波观宗寺住持。其间应僧俗之请﹐在各地讲经弘法一百几十次。所讲的经典有﹕《法华》﹑《楞严》﹑《弥陀》﹑《梵网》﹑《圆觉》﹑《仁王》﹑《金刚》﹑《观无量寿佛》﹑《普贤行愿品》﹑《盂兰盆》等经﹐《摩诃止观》﹑《法华玄义》﹑《大乘止观》﹑《宝王三昧》﹑《始终心要》﹑《十不二门》﹑《教观纲宗》﹑《四教仪集注》﹑《净土十要》﹑《相宗八要》等论﹐以及《水忏》﹑《梁皇忏》﹑《彻悟语录》﹑《省庵语录》等﹐皈依弟子达十多万人。1910年在南京三圣殿举办僧师范学校﹐任监督﹐召集各地青年僧徒﹐分班讲解﹐开近代僧伽教育风气之先。1919年﹐在宁波观宗寺创立观宗学舍﹐自任主讲﹐罗致学僧﹐教授天台宗大小诸部。1928年﹐又将观宗学舍改为弘法研究班﹐并发行《弘法》月刊﹐对于天台宗义学的弘扬﹐贡献殊大。着有﹕《大佛顶首楞严经序指味疏》一卷﹑《圆觉经讲义》二卷﹑《金刚经新疏》一卷﹑《普贤行愿品辑要疏》一卷﹑《观经疏钞演义》一卷﹑《始终心要解》一卷﹑《观世音普门品讲义》一卷﹑《二玄略本》一卷﹑《念佛三昧宝王论义疏》一卷﹑《水忏申义疏》一卷﹑《八识规矩讲义》一卷等。

后由门人倓虚﹑叶恭绰﹑蒋维乔等汇编成《谛闲大师遗集》共十三种十册印行。生平事迹见宝静《谛公老法师别传》﹑《谛公老法师年谱》﹑蒋维乔《谛闲大师碑铭》等。

《谛闲遗述语录》是谛闲所撰经论义疏类专着以外的其它文述的汇编。书首有宝静撰的《谛公老法师别传》。正文分为十六类﹐共收各种文体的着述二百九十五篇。

一﹑论说。收《真信切愿一心念佛为净土法门之最要论》﹑《学佛论》﹑《唯心论》﹑《因果三生论》﹑《八识四分说》﹑《性心论》等﹐凡十二篇。

二﹑开示。收《开示学者道传师》﹑《示施圣藏居士》﹑《开示常堂主师》等﹐凡十二篇。三﹑答问。收《答江西刘士安居士十四问》﹑《答慕西和尚函问拜大悲忏用大乘观法》﹑《答日本国法华宗行胜长问》等﹐凡十二篇。

四﹑演辞。收《宁波佛教会演说辞》﹑《观宗义校成立开学时演说辞》﹑《七塔寺佛学院开幕讲演辞》等﹐凡九篇。

五﹑书函。收《复程圣西居士书》﹑《答印光法师书》﹑《复大伦居士函》等﹐凡七十四篇。

六﹑要述。收《台宗三观》﹑《性具善恶辨》﹑《略显性具善恶之义》﹑《台宗三种止观》﹑《法相宗三自性要义》﹑《如来禅与祖师关之区别》等﹐凡十二篇。

七﹑讲义。收《释佛说阿弥陀经总题》等﹐凡四篇。

八﹑特着。收《人生之目的》一篇。

九﹑序疏。收《净土会要序》﹑《华严纲要浅说序》﹑《台湾五指山创兴梵刹序》﹑《头陀妙智禅寺规约序》﹑《皇忏随闻缘起》﹑《天台山万年寺重建募缘启》﹑《佛学研究社征集同志启》﹑《普利功德疏》等﹐凡三十五篇。

十﹑跋记。收《随自意三昧跋》﹑《净土贞节院跋》等﹐凡十篇。

十一﹑赞颂。收《观世音菩萨三十二应赞》﹑《世界宗教会题赞》﹑《世界佛教居士林新屋落成纪念颂词》等﹐凡二十三篇。

十二﹑题辞。收《弘法刊题辞》﹑《晨钟特刊题词》﹑《海潮音十周年纪念题辞》﹑《金刚经略解题辞》﹑《上海佛教居士林题辞》﹐凡十七篇。

十三﹑联语。收《四明尊者法智大师骨塔联语》﹑《挽华山老和尚》﹑《贺圆瑛法师》等﹐凡二十四篇。

十四﹑诗偈。收《海门西方释氏挂单舍碑偈》等﹐凡八篇。

十五﹑法语。收《在宁波天童寺讲法华经上堂法语》﹑《头陀山妙智寺讲弥陀疏钞客来山请上堂法语》﹑《起七法语》﹑《解七法语》﹑《大佛开光法语》﹑《水陆上堂》等﹐凡一百三十九篇。

十六﹑年谱。收《谛公老法师年谱》﹑《谛闲大师碑铭》﹑《补遗》﹐凡三篇。

《谛闲遗述语录》为研究近代高僧谛闲的思想和行迹的重要资料。

天台宗的重要学说之一“性具”说认为﹐六凡﹙地狱﹑饿鬼﹑畜生﹑阿修罗﹑人﹑天﹚四圣﹙声闻﹑缘觉﹑菩萨﹑佛﹚组成的“十法界”中的每一界都同时具有善恶二性﹙见宋代知礼《十不二门指要钞》﹚。对此﹐不少人存有疑问﹐认为﹐一阐提﹙断尽善根的人﹚只有性恶而无性善﹐佛﹑菩萨只有性善而无性恶﹐并在报上撰文或致函谛闲﹐提出了自己的看法。谛闲依据《大乘起信论》中说的“心真如门”和“心生灭门”﹐作了解答。指出﹐“生灭是真如之相﹐真如是生灭之性”﹐“真如界内﹐绝生﹙众生﹚佛之假名﹐生灭门中﹐有性具之善恶。苟知二门﹐二而不二﹐便知生灭中性具善恶﹐即真如中性具善恶。”﹙《性具善恶辨》﹚天台宗说的“诸佛不断性恶﹐阐提不断性善”﹐指的是诸佛“灭尽修恶﹐唯留性恶”﹐一阐提“灭尽修善﹐唯留性善”﹙同上﹚。为什么这样说呢﹖“阐提断修善﹐不断性善﹐故云一切众生皆有佛性。凡有心者﹐皆当作佛。不但有情﹙众生﹚性具善恶﹐即无情﹙自然物﹚亦未尝不具。故生公﹙指竺道生﹚说法﹐顽石亦能点头也﹔诸佛断修恶﹐不断性恶﹐故能善用性恶法门。是以观音能现焦面鬼王﹐诸佛如来及大菩萨﹐能于异类中现同类身﹐度同类众。”﹙《略显性具善恶之义》﹚

谛闲既是天台宗的传承者﹐同时也是净土法门的笃修者。他说﹕“我佛教化众生﹐虽法门无量﹐要而言之﹐先进三皈﹐次受五戒。由戒生定﹐由定发慧﹐定能伏烦恼﹐慧能断烦恼。……夫出苦之要有二法门﹐一者仗自力﹐二者仗佛力。以自力弱﹐故欲断除烦恼﹐了脱生死﹐千难万难。以净土法门﹐全仗弥陀愿力接引﹐容易往生。既得往生﹐便永不退转﹐则轮回永息﹐圣果可阶。夫净土法门﹐唯以信愿持名念佛﹐最为稳当﹐最极简易﹐至圆至顿。圆则三根普被﹐顿则数载成功。”﹙《示施圣藏居士》﹚又说﹕“欲求稳当最直捷之出生死法门﹐舍横超三界之净土法门而外莫由也。净土法门﹐三根普被﹐九界全收﹐机无分乎大小﹐行不问于圣凡。是故往圣先贤﹐人人导往。千经万论﹐处处指归。如文殊普贤﹐观音势至﹐皆法身大菩萨也﹐莫不发愿生彼极乐。即如东土诸祖﹐如智者﹙智顗﹚﹑永明﹙延寿﹚﹑中峰﹙明本﹚﹑莲池﹙●宏﹚诸师﹐无论教祖禅宗﹐一一归向西方。大乘经论﹐如《华严》﹑《楞严》﹑《起信》诸部﹐莫不明文劝导。”﹙《开示上海世界佛教居士林净土法门》﹚

实际上﹐从《谛闲遗述语录》收录的着述来看﹐谛闲对净土法门的弘扬和评价﹐并不在天台教门之下﹐特别是在出离生死﹑寻求归宿问题上﹐更看重极乐净土。他在《开示学者道传师》一文中说﹕“禅宗注重于参﹐教下﹙指天台宗﹚注重于照。如破千年之暗室﹐贵在明灯﹔欲出无始之樊笼﹐须凭妙观。所以﹐﹙禅宗﹚看话头﹐须起疑情﹐疑情不起﹐功夫不能进步。﹙天台﹚修止观只须直照﹐如在狮子林四五七中用功是也。其实当今之世﹐吾人业重﹐须止观﹐须破惑﹐方能了脱生死。看话头﹐莫道不悟﹐纵使彻悟﹐而生死尚未了脱。具见此宗教二种修功﹐俱非了脱生死之对治法也。尔若以真实为了生死用功﹐唯有信愿持名念佛一法﹐所谓出生死无别路﹐入涅槃唯此门。”

谛闲传教四十余年﹐门人弟子遍天下。其中﹐较为有名的出家弟子有宝静﹑倓虚﹑常惺﹑戒莲﹑禅定﹑可端﹑根慧﹑妙真﹑授松等﹔较为有名的在家弟子有徐蔚如﹑王一亭﹑蒋竹庄﹑江味农﹑潘对凫﹑黄涵之﹑施省之﹑李斐然﹑朱子谦﹑李云书﹑袁克文等。1915年﹐袁世凯在北京发起讲经法会﹐请谛闲为主讲。谛闲振锡北上﹐开演《楞严》。“自名公巨卿﹐各国公使﹐蒙藏喇嘛﹐以及都人善信﹐莫不欢跃赴会﹐争先恐后﹐无虑数十万指。颂祷之声﹐震动天地。”﹙《谛公老法师别传》﹚袁世凯曾赠给谛闲“宏阐南宗”的匾额﹐他的二个儿子袁克定﹑袁克文也拜谛闲为师。但袁世凯的用意在于假谛闲的名望﹐筹备帝制。而谛闲独具慧眼﹐“但云﹕僧人唯知奉持佛法﹐不知有君主民主。超然象外﹐迄未尝以当局眷注之隆﹐一言劝进。”﹙同上﹚他不趋炎附势﹐不随波逐流﹐特立独行的人格﹐也可从本书的记载中﹐略见一二。
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
  • 1970-01-01